第四十一章 陈胜称王
战场很快便被清理赶紧,一车车士兵的尸体像一堆堆废弃的泥土一样被运往城外埋掉。
在这样的天气里,战后处理尸体是第一要务,否则的话,用不了多久尸体就会腐烂,传播疾病。
陈胜乘着他的王驾,带着仪仗队和十万大军有些不论不类的开进了陈城,进入陈城郡守府后,陈胜皱着眉头道:“这郡守府怎么这么破旧?”
他身边的中年将军道:“就是,这样怎么能配得上陈将军您的威严。”
长相朴实,一身肌肉的吴广道:“这已经很好了,想以前我们在大泽乡的时候,哪里能想到我们竟然能用秦的官邸。”
陈胜不耐烦的摆摆手道:“吴广,过去的事情不必再提了。现在就将就一下吧。”
以前陈胜一直将吴广称呼为吴老弟,此刻他也不愿意对这位一直给予他鼎力支持的吴广予以兄弟相称了。
陈城是一座红墙环绕、绿树成荫的美丽小城。
这里是楚人的故乡。
无数楚人的诗用华丽的辞藻对这座小城作了赞美,立时就传遍全军上下,被当成军歌一般任人吟唱。
现在开进陈城的起义军,豪情万丈,到处都充斥着这首楚辞。
楚人天生就多愁善感,就喜爱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陈胜似乎将论功行赏这件事遗忘了,三军上下等了足足三天,也没有得到一贯就有的论功行赏。
这三天里,陈城开始有些动乱,每天都发生着士兵抢夺百姓财物和女人的案件。
陈胜进入郡守府居住后,就一直忙着揉着漂亮的女人睡觉,再也没有出来露脸过。
因此,也没有处罚这些犯罪事件。
只有周伯和葛婴大军的纪律性最好,基本上没有这类事件,这得益于周伯和葛婴对大军再三的教育和告诫。
周伯的大军和别的军队不同,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,从一开始周伯便为军队注入了这样的灵魂。
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,天下无数起义军纷纷来归,其中便包括魏国的名士张耳陈余,他们带领五万大军来投。
陈胜的胃口很大,陈城的大门也打开,疯狂的吸纳各地的流民。
陈胜的军队很快便壮大到了六十万。
这六十万军队在小小的陈城住下,立刻显得拥挤不堪,而且粮草也立刻捉襟见肘了。
到了第四天,陈胜终于召集周伯、宋留、武臣和葛婴到郡守府议事。
陈城,郡守府大厅。
陈胜坐在大厅正上方,左侧第一位坐着吴广,第二位坐着朱房,右侧第一位坐着胡武,第二位坐着葛婴,后面便是周伯的位置了,再后面依次是一些老人家的位置,魏国贵族的名士张耳和陈余。
除了陈胜、吴广、葛婴、周伯、武臣和宋留外,在这个大厅里的人,都是一些战国时期的贵族。
周伯开始隐隐有些明白陈胜的心思了,陈胜出身卑微,其实骨子里没有自信能够灭秦,他觉得要完成这个大业,还是得要由出身高贵的部下来完成。
因此,这几天,陈胜悄悄的提拔了不少拥有贵族血统的将领。
这使得大军很多将士不服。
而和他一起起义的九百流民,最大的也不过是个百夫长,混的最好便是他的马夫庄贾。
陈胜从骨子里看不起出身卑微的人,更不相信这群农民能够完成什么大业。
什么苟富贵勿相忘,早已被陈胜忘的一干二净。
而吴广、葛婴、周伯等大权在握的实力派,此刻陈胜也不敢贸然弹劾,因此他们才能得以来大厅议事。
陈胜正襟危坐,坐在大厅正上方,目光扫视了下方的众人一眼,沉声道:“今日召集诸位,还特地请了陈城的三老,豪杰前来,乃是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诸位共同讨论,希望能够集思广益,讨论一个章程出来。”
刚刚提拔上来的朱房一脸严肃,拱手道:“不知主公所言何事?”
陈胜道:“现今我们已有六十万大军,现在粮草已然不足了。”
六十万大军,看起来实力强横,此刻已经成为一一颗定时炸弹,陈城这座小城难以承受六十万大军的吃饭问题,要解除他们饿肚皮的燃眉之急,行动上已稍显迟缓。流民中间已开始出现不满的声浪,越来越多的人叫嚷饥饿难耐...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