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四章 战舰交易



  特区民间的飞船保有量是多少?

  这个问题或许得问星际运输总局,当然,或许星际航道管理局也知道具体的数量。

  不过若是问民营的太空船舶厂数量,那当然得是弗洛林的工业部。

  截止到61年9月,民营的太空船舶厂总计有67个,其中小型的太空船舶厂51个,中型的船舶厂16个。

  曾经蓬勃发展的星际运输业务,在填补了空白之后,逐渐的放缓。

  虽然人口的增加还在迅猛的发展中,但运输业正在趋于饱和。

  这个问题,其实早在53年,方元就通过多利亚的演算,得到了提前的预警,同时,他也开始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准备。

  随着混乱星域走私业的蓬勃发展,作为走私业源头的制造商,通过接触组织多的特点,海泽尔还是介绍了不少的业务回来,继续维持着民营船舶厂的发展。

  可以说,民营船舶厂是托了走私业的福,才能继续的维持着不错的收益。

  只是如今,就连走私也开始稳定,走私商人对飞船的需求也开始萎缩,方元又必须再另外找出路了。

  纵观古今,细数最赚钱的业务,有一个一定一直排名前列,那就是军火贸易。

  不管是方元穿越前,还是接触过的宇宙之心历史,军火贸易都是巨利行业。而其中的佼佼者,当然就是战舰交易了。

  刚好,如今特区遇到了几个问题,通过战舰交易可以解决一部分,那何乐而不为呢?

  其中最大的困扰,当然是特区混乱星域领土受到的挑衅,这个问题虽然通过两艘战列舰暂时压制下去,但很可能并不会持久。

  两艘战列舰的威慑力毕竟有限,如果两三年内没有新的战列舰出现,那七大组织一定会反应过来。

  这时候,就需要掺沙子了。

  不管是大组织下边的附属组织,还是其他独立的小组织,在这几年的走私中,都很是积攒了些财富。

  但有钱没地位,在弱肉强食的混乱星域,终归不是很安心,这时候,推出几款合适的战舰,用来保卫自己的财富,比什么都好。

  何况小组织和附属组织缺乏得到战舰的渠道,正合适特区去插一脚。

  独立的小组织与附属组织的实力膨胀,一定会牵制大组织很多的精力,对于特区来说,是好事。

  而这样做,同时还可以收割一波他们积攒的财富,让这些组织更有动力去走私,说不准还能让走私业再进一步。

  不过,战舰也不可能是现成的,而且特区舰队的战舰,比海盗组织的战舰先进很多,不可能进行出售。

  所以,战舰只能重新设计,包括动力,火力,装甲与防护系统。

  不过这同样难不倒方元。

  53年,与泽兰的战争还没结束,军事情报部门就从海泽尔投降的一万多名海盗中,挑选了数十人,进行培训。

  在战争结束后,通过走私路线,偷偷的将人输送到各个宇宙之心国家中。

  虽然刚进入宇宙之心,这些人还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,不过买几艘二手的飞船还不是太大的问题。

  而通过对买回的飞船进行研究,特区科研部门发现,宇宙之心中,飞船通过能量供给分为两个种类,一种是摩罗教国家的飞船,一种是博格教国家的飞船。

  其中摩罗教的能量系统,又命名为电子束能循环系统,通过约束电子放射形成能量。

  而博格教的能量系统,则名叫同质拒止斥能系统。通过剥离的纯高速运行质子相互排斥来产生能量。

 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,再加上多利亚的帮助,这两种能量供应系统都已经被特区吃透。

  因此,在此之前,民营船厂建造的飞船,都使用的这种能量供应系统。

  而几年的建造下来,这两种能量供给系统,都已经极为成熟。这为战舰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  作为最核心的能量系统被攻克,那其他的一系列系统就很简单了。

  62年中旬,第三研究所就接连放出了三种战舰的设计图纸,有志于军舰贸易的船厂,都可以向第三研究所购买。...
    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