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五章
年底前潘晓妹拢共接了三个工地,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活儿,给人门窗刷个清漆、打个柜子啥的,这种活都是赚些工时费的小活,谁干谁拿钱。其中有一个是套小别墅,那位房主对工艺的要求非常高,说是还会找人验收。那个时候搞装修的大多都跟游击队似的,没什么正规性,那位老板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合适的。恰巧有一天这位老板去找德叔希望能让他帮忙把他引荐给顾先生,德叔那天又正好带人在那新房子里布置一场晚宴。那位老板细心的看了一眼房子的装修,角角落落,处处都令人满意,临走的时候便厚着脸皮打听了一下,德叔也非常爽快的将潘晓妹的联系方式给了他,还特意给潘晓妹去了个消息。这套房子功夫细,但给的价高,一下子就把之前的那单损失给填补了回来。
潘晓妹之前自己在外面接的那单活,是个简单的活儿,工时短,房主也没什么要求,面积也不大,没什么赚头但好在也是个进项,而且还能在出事后第一时间安抚人心,紧接着别墅那套装修又像是个定心丸一样。最后那单是舅舅那边忙不过来推荐给她的,跟她之前当学徒时接的那些活一样,有点赚头,工程也不复杂,基本上就是市面上流行的那种装修。
年底回家的时候,王江海、王江边,还有木工和大志兜里揣的钱比他们俩还多,姐弟两为了谈生意还不得不置办了两身行头,但好在不至于入不敷出,年底回家的时候,兜里也还剩了些钱,立富他们今年赶工期没回的去。
好好的过了年之后,第二年开年没多久一行人一早就出发了。那个时候,几个孩子就老五还没上学,老四去年年满七岁,下半年也去一年级读书了,所以潘晓妹和王江湖两人就所幸将老五也背着带去了上海。那个年代农村根本没有读幼儿园的概念,读书就是适龄儿童直接去读一年级,这还主要归功于国家大力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原因,哪怕这样也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农村女孩去不了学校。
那年生意忙,潘晓妹和立强一去就谈了好几家生意,合同这块又有王江湖在那把着关,大家也不愁,一个个的干劲十足,好像美好的未来一切尽在眼前,唾手可得。那个时候人手少,一个一个的工地来回的跑,忙的脚底都跟抹了油一样。王江湖主要负责合同、记账这一块,其他的也没时间去学,剩余的就是带着孩子在几个工地之间来回穿梭,监督工程进度,给他们合理安排人员之间的弹性调动,分批去收款、结账,做报价单,因为他一切都显得正规化了很多,非常的有条理性。
五六月的时候,他们已经成功交付了两家的装修任务,手上还有两家正在装修。就在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时候,突然之间,中华大地上到处都在报道华东特大水灾的事儿,而华东水灾灾害最重、损失最大的受灾地区就是江苏和ah。据当时初步统计,江苏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的62%,因灾死亡164人,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,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人民币。ah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,占全省总人口近70%,因灾死亡267人,农作物受灾面积430多万公顷,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失近70亿人民币。2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帐棚。华东水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、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的中国自然灾害。
听到消息的他们一个个魂都丢了,鬼哭狼嚎的急得直跺脚,根本没心思再去干什么活儿,一个个的都想方设法的想要回去,回家!可是灾情严重,波及的省份又多,那个时候的交通、运输能力又差,很多路都被掩了,全国各地的武警官兵都得想办法运过去,普通人哪还有什么办法能回灾区,而且还是重灾区。
那个时候通讯还差,电话又少,主要就是bb机,大哥大那是昂贵的不得了的物件普通人哪里会有,所有的消息就靠着报纸和电视媒体。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了一块,围在不同的电话亭旁不停的打着电话,可都是了无音讯,特别是潘晓妹和王江湖抱着小女儿,哭晕了好几次,他家就只有几个半大的孩子啊。...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