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九章 光和六年,这是朕在位第十六年



        许都城,一处酒肆,三楼雅间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“丹鸡被华采,双距如锋芒,愿一扬炎威,会战此中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一位二十余岁的少年公子,手中提着两只鸡,吟着诗大步走入了此间雅阁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吟的诗名叫《斗鸡诗》,该诗把鸡旳距、眼、尾、翅的描写,同其立、踏、扑、跳的动作结合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既写出了鸡的雄风,又暗示了争斗场面的激烈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叫刘桢,字公干,东平宁阳人,乃是当世建安七子之一,曾经的尚书令刘梁的孙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七年前,因避兵乱,他就随母兄躲到了许都,在驿馆结识了曹丕、曹植两兄弟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在曹操麾下任主薄。

        期间,广发信笺,将山阳王粲、北海徐干、陈留阮瑀、汝南应玚等人邀至许都,形成了一派特殊的文学团体,更是重塑鸿都文学馆,算是除许都太学外,天下士人的又一处归属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与曹丕关系默契,视同兄弟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不,今儿个曹丕邀他一叙,他特地手提着老家的两只鸡,就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曹丕早就等在其中,似乎已经等他许久。

        见他进门,曹丕下意识的抬起头,表情却是有些复杂,像是有心事。“利爪探玉除,瞋目含火光。长翘惊风起,劲翮正敷张。轻举奋勾喙,电击复还翔!”

        曹丕把刘桢的这首《斗鸡诗》下半部分吟出,旋即命下人接过两只鸡,送回丞相府。

        待得下人走后,曹丕才张口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公干兄这《斗鸡诗》写的妙,鸡想必也是好鸡,可两鸡相斗,都如此激烈,若是换作…世子之争呢?想必比这斗鸡要凶险十倍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话听音…

        曹丕这一句话脱口,刘祯就琢磨出点儿味儿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并不知道,曹丕偷偷听到了曹操与曹昂的对话。

        知道了曹昂因为“仁孝、善良”的性格,基本上与世子之位无缘了,而正因为这个,曹丕的内心涌动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 曹昂出局,那是不是意味着,他也有机会呢?

        “二公子是在考虑北境袁氏一族的世子之争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桢“吧唧”了一下嘴巴,他试探着问道。“活该袁氏一族基业毁于一旦,废长立幼,取祸之道,更何况是传位于幼子,却留兵于长子呢?袁本初是真的糊涂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…

        答非所问嘛!

        曹丕凝着眉。“公干兄,我今日请你来,可不是讨论这北境世子之争的,而是…而是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话到了嘴边,曹丕有些难以启齿了…...
    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